4月26日,我院与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35000Nm3/h焦炉煤气甲烷化制液化天然气合同,同日举行开工会。该项目预计在2014年10月运行投产。
目前,我院已与山西国新正泰、山西襄矿恒通等多家单位合作焦炉气甲烷化项目,阳光焦化是我院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技术对外技术转让的第7家企业。此外,我院还完成了30多家企业的项目可研报告。由我院自主研发的焦炉气甲烷化技术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具有如下特点:催化剂同时具备完成甲烷化、脱氧和多碳烃转化三个功能;多级串联、气体循环、蒸汽回收等甲烷化工艺流程,合理移走甲烷化反应热,实现科学利用;实现焦炉气净化、甲烷化及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成套技术集成创新,在制合成天然气的同时,还可得到99.99%的纯氢。该项目技术路线成熟可靠,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同行,项目投资额仅为传统煤制天然气的30%-4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焦炉气甲烷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还带动了我院专用设备及专用催化剂的销售。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焦炭、钢铁、煤炭、黄磷、电石、水泥、煤化工生产国,每年排放数万亿立方米排放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与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排放气富含甲烷(如焦炉气、煤层气、垃圾填埋气)、CO(如兰炭尾气、转炉气、高炉气、电石炉气、黄磷尾气、碳化硅炉气)、CO2(如生物发酵尾气、水泥窑尾气、石灰窑尾气、烟道气)以及氢气,可用于转化制备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有助于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党政办 姚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