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院2016年工程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推荐会
稍显紧张的表情、略带颤抖的声音、有些僵硬的肢体,是S参评者给评委的第一印象,和他平时给人大大咧咧的个性完全相反。S工今年参加我院组织的评审工程系列高级职称推荐会,要在6分钟内,向院工程系列职称评委会的19名评委介绍自己在任现职后的主要专业工作业绩,紧张的情绪几乎一直跟随他,在谈到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较为熟悉的工作时,情绪才慢慢变得舒缓起来。与他的紧张截然不同的,是T和L参评者,只见他们步履轻盈的走到台上,面对评委,声音洪亮、侃侃而谈,讲到自己的研发工作细节时,自信飞扬,用词果断。回答评委的提问,他们反应迅速、从容应答,说到激动处,他们不由自主的搓着双手,情绪饱满得甚至有点兴奋。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2016年10月9日下午在我院主楼培训厅召开的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推荐会上。台上六分钟,台下10年功,台上六分钟演绎得好不好,需要参评者用几百个、几千个日夜的辛勤工作来支撑。短短的六分钟,凝聚了他们之前在实验室里埋头所做的一次次实验、煅烧和制备,画出的一张张图纸和在工程现场解决的一个个难题。不得不说,职称评审、推荐工作,已从单独的职称评审转化为激励人才、发现人才、展示自我的平台。从2012年至今,已经有61人通过这个平台向上推荐获得职称。
参评者的表现,评委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除了对年青人充分的鼓励、肯定外,评委们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他们对优秀参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不止要在《天然气化工》这样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也要在《催化学报》、《化工学报》这样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慢慢建立自己的技术地位和人脉网络。会后,评委们进行了短暂的会晤,对以后职称工作的开展提出希望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