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西南院自主研发的工业副产气制备燃料电池车提纯氢气技术,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建成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燃料电池氢撬装装置。这两套装置给氢燃料电池车穿上了绿色环保的外衣,让氢燃料电池车成为一抹亮色,全力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冬奥会期间,2000辆氢燃料电池车投入使用。这离不开西南院奥运氢能装置保供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他们来自变压吸附所,大多都是80后、90后的党员同志及骨干青年。
初试牛刀,激发青春能量
中石化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能保供项目是西南院建造的第一套燃料电池用氢撬装装置。为顺利完成这个重任,项目团队确定了三个目标。一是使装置的性能得到高质量输出,二是首次投用装置一键启停系统,实现装置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三是将装置做成工业“艺术品”,好看又耐用。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项目团队反复讨论设备及管道布局方案,充分考虑撬块装置的安装、运输、检维修等,采用先进项目管理软件对装置建设全过程进行规划布局,预测风险点,对风险进行辨识。
刚进入安装环节,就迎来了大雪天。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组人员克服天气温度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在现场搭建暖棚,保证焊接质量、喷涂质量。为确保撬块顺利运输,他们提前勘探线路,标注限高、限宽点位,排除路途障碍。2020年4月,这套撬装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确保了项目“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交付业主。该装置实现单日最高达到近3吨的氢气出厂量,负责向4座冬奥会加氢站供氢。
再显身手,交出满意答卷
西南院氢能项目团队在2021年9月接到新的任务——为中石油华北石化建造一套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燃料电池氢撬装项目。有了第一套装置的成功经验,他们希望第二套装置实现设计更完美、管控更精细、制作更精美。
为确保在冬奥会开幕前完成项目开车,保障装置顺利产氢供应加氢站,项目组在面临工期短、任务重、疫情防控严等系列困难下,团队成员率先垂范,不怕苦、不怕累,全力以赴进行工艺、自控仪表、设备、管道、电器电信等关键环节的设计,争取为后面的组装及现场对接赢得更多时间。为此,他们还登上了公司保安室的“黑名单”。因为经常加班到凌晨被保安师傅催促回家,催促中还夹带着碎碎念的关心,嘴里一直嘟囔着:“你们年轻人熬夜加班的工作精神值得表扬,但是还是要注意时间,保重身体,太晚回去还是不安全的,特别是你们几个女娃娃。”虽是唠叨,但饱含暖暖的冬日温情,使团队成员满身疲惫瞬间化为虚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2月,中石油华北石化冬奥会燃料电池氢撬装项目一次开车成功,确保了华北周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氢气供应及北京冬奥会燃料电池车氢供应。他们圆满完成接到任务时所定下的目标,该撬装项目设计优化、占地面积减少、撬块加工时间缩短、成本降低、运行更加稳定可靠。至此,氢能项目团队成功又成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远在千里,心系北京冬奥
从项目开展至今,西南院作为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提纯系统供应商,在装置投运期间,均安排经验丰富的现场开车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及培训,全力做好技术及服务支持。交付完成后,项目团队一直与用户保持友好沟通,持续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并建立良好的回访制度,及时有效地解答业主在装置运行中的疑问。西南院以专业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及可靠的硬件产品,确保装置稳定运行,产品质量、产品收率达标,实现电池氢气量产,每天至少有1600公斤电池氢产品稳定供应北京市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冬奥会期间装置的稳定运行,西南院组织召开冬奥会氢能保运专题会议,组建项目保障团队,制定包括沟通机制、反馈机制、应急预案、备品备件储备等多项保障制度,分工明确、职责明细,各岗位人员时刻待命,全程为冬奥保驾护航。
坐落在成都的西南院与北京冬奥会场地远隔千里,但西南院的每一位员工却与北京冬奥会又如此之近,看着一辆辆为冬奥会提供服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在路上,自豪感油然而生,平凡孕育伟大,非凡成就梦想。西南院氢能装置保运团队竭诚做好北京冬奥会的氢能装置保运工作,用青春的绿色为北京冬奥添彩!